医院动态
她在武汉前线,我们替她做女儿——一封来自武汉一线的感谢信背后的故事
“我在千里之外的抗疫一线向天坛医院普外科的所有医护人员道一声‘感谢’……”不久前,北京天坛医院收到一封感谢信,写信的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乔琳。乔琳的父亲突发消化道出血,情况危急。同在抗击疫情一线,作为“战友”,北京天坛医院全力以赴救治,老人最终转危为安。
“无论多么着急,老人从来没主动提起过女儿在一线,更别说特殊要求”
乔琳的父亲今年74岁,3月初,出现头晕、腹部疼痛等情况,到北京天坛医院急诊就诊,由于情况危急,被收进“过渡病区”。为了避免发生院内感染,北京天坛医院将部分病区设置为“过渡病区”,急诊住院的患者一律先进入“过渡病区”,筛查新冠肺炎的同时进行及时治疗。
北京天坛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崔维正在 “过渡病区”值班。“当时老人血色素只有3.8 g/L,属于重度贫血,情况危险。”崔维说,陪着乔先生就医的只有老伴,两位老人当时都很着急。
按照入院流程,崔维询问老人病史等情况,老人无意中说起,家里只有他们老两口,儿子在国外,女儿也是学医的,不在身边。“我问他女儿在哪里工作,他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为曾经在人民医院工作过,崔维就多追问了几句老人女儿的情况,这时候老人才说,女儿正在武汉前线。
“无论多么着急,老人从来没主动提起过女儿在一线,更别说特殊要求。”崔维说。
医护人员们立即把情况向医院汇报,医院领导指示,“全力以赴救治,不能让一线战士有后顾之忧”。
“这个时候必须尽快输血。听说老人的情况,输血科克服困难,为老人连续输了两天血,缓解他贫血的情况。”负责“过渡病区”的北京天坛医院骨科主任刘宝戈说,“他的女儿在前线‘拼命’,我们不能让她有后顾之忧。”
筛查结果为阴性,3月6日,乔先生被转进北京天坛医院普外科病房。
“我的任务就是‘手术成功’”
针对乔先生高龄、冠心病,平素口服抗凝药物,又消化道大出血的情况,手术前,普外科学科带头人张洪义组织李有国、刘洋等医生组成专门的医疗组,对乔先生的情况进行术前讨论,同时,提前与输血科、检验科、麻醉科、手术室等部门进行沟通,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我的任务就是‘手术成功’。”张洪义说。
3月10日,张洪义主刀,对乔先生进行全腹腔镜下探查,发现肿瘤较大,侵犯多处小肠,肠内还有粘连,使用腹腔镜手术较困难。随后,医生开腹切除了乔先生的肿瘤和部分坏死的小肠。
“肿瘤大概6厘米,小肠两端切除未见肿瘤,淋巴结没有转移,术中基本没有出血,手术很顺利。”张洪义说,病理诊断为小肠原发间质瘤。
手术后,医护人员对乔先生进行了精心的照顾。“之前我曾经给乔先生做过手术,但也是这次才知道,他的女儿不但是我们的同行,还是在一线的‘战士’。”北京天坛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闫文貌说,因为比较熟悉,他就尽可能地多到病房,照顾、鼓励乔先生。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乔先生恢复得非常顺利,3月19日顺利出院。
“乔琳在武汉一线,我们代替她做女儿该做的事”
“两位老人从始至终都特别理解我们,从来没有提出过任何特殊的要求,让我们每个人都特别感动。”北京天坛医院外科护士长王辉说,父母为了不让乔琳分心,在住院后甚至都没有告诉她老人的真实病情。
“我们把情况第一时间向护理部汇报,护理部主任蔡卫新要求我们,必须照顾好老人。”王辉说,无论是“过渡病区”还是在普外科病房,护士们都把自己当做“北京的乔琳”,陪乔妈妈一起听麻醉医生术前谈话,在乔爸爸术后烦躁时跟他聊天,进行心理治疗。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家属不能到病房探视,护士们每天都会和乔妈妈视频连线,告诉她乔爸爸的最新情况,让老人安心。护士们不仅每日精心照顾老人,还给老人记录下每日的情况,收集照片、文字、祝福的话语等,等着乔琳凯旋归来送给她当做礼物,就仿佛她每日都在老父亲身边。
“不能让前方队员有后顾之忧。”老人的情况也被迅速反馈给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人民医院领导也对老人的病情十分关注,王辉更是和人民医院急诊科科护士长孙红建立了“热线联系”。“因为不能探视,孙红护士长专门给我们寄来营养品,请我们帮忙转交给老人;我们也怕乔妈妈有需求不好意思跟我们提,多次请孙红护士长给我们介绍乔妈妈的想法,改进我们的工作。”王辉说,两家医院都付出了“女儿般的关心”。
“身在武汉一线的我,深知三月初的北京也正处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正是各位同行老师分担了我的责任,让我没有后顾之忧,轻装上阵,更好地护理新冠肺炎患者。”乔琳在信中写道。
北京天坛医院宣传中心出品
上一篇: 【来自武汉医疗队的消息】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