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特色
高国一团队:急性意识障碍促醒治疗新选择
颅脑创伤后意识障碍是临床神经医学的难治性问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高国一教授团队日前在重症监护医学著名期刊《重症监护医学》(《Intensive Care Medicine》,2021年影响因子41.787)上发表文章,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提示,经皮右正中神经无创电刺激是颅脑创伤急性昏迷患者的适宜干预手段,为急性意识障碍的促醒治疗提供了可能的治疗选择。
据介绍,如何在颅脑创伤后意识障碍发病早期进行昏迷评估及促醒干预,迄今尚无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支撑的临床可用技术措施。高国一领衔的研究团队联合国内22家大型神经外科临床中心,历时4年纳入329例颅脑创伤伤后7-14天的昏迷患者,其中167名患者被随机分至右正中神经电刺激组,接受时长2周的规范右化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162名患者被随机分至对照组。所有纳入患者均接受6个月随访,评估意识状态及功能恢复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右正中神经电刺激组患者伤后6个月的清醒率相较于对照组提高15.7%(95%可信区间:5.5%-25.9%)。生存分析采用多因素竞争分析模型排除年龄、性别、伤情等基线指标以及死亡这一竞争风险事件后,同样指出,右正中神经电刺激组患者伤后6个月的清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研究拟合的潜类别轨迹模型显示,在GCS、CRS-R以及DRS这三个常用的意识及功能恢复指标的改善速度方面,右正中神经电刺激组患者在伤后6个月之内的改善速度均显著快于对照组。此外,次要结局指标还显示,电刺激组伤后3个月及6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同样显著高于对照组。安全性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右正中神经电刺激不增加癫痫、颅内出血等不良反应。
该研究初步探索了经皮电刺激神经调控技术在急性意识障碍领域的应用价值。鉴于该研究中昏迷的评估和干预在伤后28天之内可以完成,与后续慢性意识障碍研究的干预形成了工作链接。研究的主要研究终点和次要研究终点支持右正中神经刺激促醒治疗的安全性及初步的临床效果,并支持开展在不同病因导致的意识障碍、不同时间窗、不同疗程的方案下的确证性研究,从而开辟了急性昏迷工作领域的广阔的工作空间。
这篇题为《Acute traumatic coma awakening by right median nerv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的论文通讯作者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高国一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吴翔医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研究中心谢丽副研究员和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雷晋医生是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671198, 81971699)、上海高峰高原计划项目(20152212)、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临床研究项目 (16CR3011A)等资助。
高国一,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创伤神经外科主任,从事神经外科医教研工作30年,在颅脑创伤临床诊治和研究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受邀参与撰写《Youmans and Winn Neurological Surgery: 4-Volume Set 8th Edition》,是《颅内压管理流程西雅图共识》的国际编写团队成员,近五年来连续在《Lancet Neurology》《EClinicalMedicine》等杂志发表颅脑创伤研究论文,撰写专著2部、指南及专家共识10部。目前正在开展“中国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监测调查”等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