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身边的榜样】首届“全国医务名匠”张俊廷
在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当天,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发布20名首届“全国医务名匠”选树宣传名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俊廷被评为首届“全国医务名匠”。
据了解,此次选树宣传活动以“弘扬工匠精神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为主题,坚持优中选优,面向基层一线、突出创新匠心、注重解决“卡脖子”难题、聚焦重点学科和人民生命健康需求、彰显中医特色。自2024年3月启动以来,经过基层广泛推荐、省级产业工会和国家卫健委直属机关工会择优推荐、专家媒体评审、会议复评、公示等环节,最终从29个省(区、市)和国家卫健委直属系统医院推荐的64名人选中,遴选产生20名在医疗卫生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荣誉基础扎实、行业示范引领作用突出的首届“全国医务名匠”。
神经外科“亚洲第一刀”
张俊廷,北京市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神经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来,攻坚克难,不断突破神经外科手术禁区,引领我国神经外科颅底脑干肿瘤的诊疗技术提升至国际先进水平,被誉为神经外科领域的“亚洲第一刀”。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获得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中国好医生、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奖、最美医生等多项荣誉称号,多次获得国家级、市级和局级科技进步奖,领衔北京市总工会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
医者仁心
“您能亲自给我动手术吗?”3个小时、27位患者,几乎都会问同一个问题,语速急切。
“先坐,哪儿不舒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张俊廷穿着白大褂,医用口罩后露出一双慈眉善目,不疾不徐地问诊。
大家不知道,此时的他刚刚完成3台复杂手术,压根没顾上吃午饭,“最后一台有点复杂,做的时间有点长”。同事塞给他一块巧克力,被患者的病历和片子挤到办公桌一角,直到门诊结束依然包装完好。
这是张俊廷的日常。用他的话说,“上了手术台,给患者看上病,觉不出来饿”。从医40余年,他怀匠心、践匠行,依靠精湛的医术,带领团队勇闯颅底脑干这一手术禁区,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颅底脑干肿瘤的临床、基础研究及规范化治疗,被患者誉为“亚洲第一刀”。
禁区里播撒希望
张俊廷的诊室陈设简单,办公桌摆在一侧,另一侧是一面阅片灯墙。找到他的往往都是极度复杂的疑难杂症,每位患者都有厚厚一叠影像学检查的片子,助手们需要在其中选择最能表现患者病情的,在灯墙上按时间顺序排开。每次问诊,张俊廷要从诊桌后站起来,走到阅片灯前边走边看。有几位患者,他就起立多少次,走多少个来回。
黑白底片上,大脑的轮廓最容易辨认,上面有时分布着反白的亮点或雾团状的阴影——肿瘤。凭借一把手术刀,绕开细如发丝、阡陌如网的神经和血管,将它们精准地“雕刻”出来,难度可想而知。
2003年,一位患有脑干旁血管网织细胞瘤的云南小伙子几经辗转找到张俊廷。巨大的肿瘤压迫神经造成他双耳失聪,失语,呼吸吞咽困难,瘦得只剩下48公斤。患者母亲直言,“来天坛医院找张俊廷,是最后的希望”。
经过科学评估,张俊廷大胆启动手术。视野里,血管网织细胞瘤像一块吸满血水的海绵。更麻烦的是,患者已经做过两次手术,颅内正常结构被破坏,严重的粘连和疤痕把肿瘤和脑干连在了一起。
靠着精湛的技术和耐心,整整13个小时,肿瘤被完整地切除。术后,小伙子时隔3年,第一次喊出了“妈妈”。
这,只是张俊廷创造的众多奇迹之一。他说,赢,是一次手术的结果;迎,才是医生应有的态度,“不能放弃任何一个机会。”
“来,沿着地砖铺的这条缝,走直线。”张俊廷话音未落,11岁的小患者走了个来回。“您给做的手术,到这个月正好是2年零3个月,术后没有放化疗。”孩子的父亲说。
“恢复得不错。这两年蹿个儿了吧,这小脸可圆了,还得加强锻炼呀。”张俊廷边写病历边笑着嘱咐,“定期观察就可以了,放心吧。”
小患者点头答应,和父亲有说有笑地离开诊室。一位患者和他们擦肩而过:“张主任,我是专门冲着您来的,求您救救我。”
张俊廷早就数不清楚这是他面对的第几位颅底脑干肿瘤患者了。他说,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只要干得动,就会一直上手术,给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偶然中寻觅必然
他坦言:“40多年前,没有核磁、CT,只能靠患者表征和医生经验判断病况。患者术前看起来还同常人一样,术后却会出现偏瘫、失语等情况。这不仅对患者家庭是沉重的打击,也给医生带来巨大的挫败感。但当年分配我干这一行,那就只能一头扎进小‘胡同’。”
这些“不得已”都是玩笑话,在他的背后,是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的殷切期望。在王忠诚的指导下,张俊廷承担起脊髓髓内肿瘤和脑干肿瘤一系列开创性的攻关项目。抱着择一事终一生的态度,40多年来,张俊廷如一日在这片领域执着深耕。
1993年,他和同事创建了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肿瘤七病区——国内首个神经外科颅底脑干专业病房。越来越多的疑难杂症患者慕名而来。“多数来找张主任看病的患者都经历过很多次检查了。”张俊廷团队里一位年轻医生自豪地说,“来找他,因为别人做不了的手术,张教授能做!”
“这个患者肿瘤大,位置还深,位于颅底岩斜区部位,直接压迫了脑干,是操作难度最高的手术之一。”年轻医生简洁地解释,手术要从仅一两厘米的缝隙中,将肿瘤先与包绕的神经剥离,再破碎成米粒大小后取出。“怎么能达到肿瘤的位置,又尽可能地保护大脑,这是最能体现术者功力的。这么多年来,张教授创新了颅底脑干手术入路,解决了这个难题。”
张俊廷的创新可绝不止这一项。他创新性地设计了乙状窦前入路双骨瓣开颅法,明显减少骨质缺损,减少并发症;改良了远外侧入路,首次提出经髁后入路切除病变的理念等等…如今,由他牵头搭建的颅底脑干肿瘤技术平台已积累超过8000例颅底脑干肿瘤的手术治疗资料,建立了颅底肿瘤围手术期评估制度,制定了我国颅底脑干肿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指导标准及操作规范。他带领团队助力我国颅底脑干肿瘤整体治疗水平不断提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胸中海岳梦中飞
对于找到张俊廷的患者来说,往往已经对自己的病情有了判断,面对他,每位患者都想“逼问”出一个答案——“我到底该怎么办”,大家是想从他的口中听到“一线生机”。
“无论是不是需要做手术,我都需要把病情给患者讲明白,帮助他们找到最合适的选择。”张俊廷说,对于这些患者来说,“话疗”的作用有时候不亚于“化疗”。
有患者乡音重,试探地问:“能不能让我女儿跟您讲电话?”张俊廷痛快地点头:“开免提就行。”
有患者体检查出了肿瘤,焦虑得睡不着觉,跑大小医院,把检查做了一遍又一遍。张俊廷诙谐地反问:“这个肿瘤是先天的,长了几十年,很小,对你的生活质量没有过任何影响,干嘛现在非要冒风险动手术呢?”
有患者拿着报告,看着晦涩的医学术语手足无措。张俊廷当翻译:“左右脑像是一座楼,肿瘤现在侵占了楼道位置,堵路了。”
有同事评价,张俊廷的“话疗”技术了得。他笑着回应:“门诊时间很有限,我尽量多讲一些,让患者和家属多些宽慰。与我刚入行时不同,患者不仅期待活着,而且希望更好的活着。作为医生,就不能单纯考虑肿瘤拿得干不干净,而是要追求保留大脑功能的同时尽量把肿瘤切干净。这个度,要和患者讲清楚。”
不空谈、不绕弯子,也是张俊廷带团队的原则之一。40多年来,张俊廷已培养了30多名学生,均已成为骨干医师。他说:“不光要教技术,还要教做人。”
每年,张俊廷还会带领团队赴外地教学、义诊,像他的老师王忠诚一样,把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全国的神经外科同行。“张俊廷创新工作室”已经在河北石家庄、广东深圳和江西抚州等地落地生根。
告别最后一位患者,暮霭渐起,门诊楼走廊里已空无一人。护士说:“每次都是张主任收尾。”
而这并非张俊廷的全部日程,他还要雷打不动地锻炼——俯卧撑、杠铃加深蹲。他说,外科医生的手必须稳,锻炼这件事儿没有打折扣的余地。这是医者的本分。